但IEA警告称,以上预期是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4%以上的最新预测作出的,而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环境,IMF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
事实上,日本早已将南海深处的石油视为自己的一块肥肉。第二年,日本又联合美、俄两国同越南油气总公司签订勘探、开发05-1B标区油气资源的分成合同。
2007年4月,日本石油公司投资5300万美元启动了东方油田的开发,日本石油通过其子公司日本越南石油公司持有东方油田64.5%的股份。时至今日,日本石油企业三十多年前在中国南海投资的海上油气项目正在凸显巨大的价值,所以,日本可能放弃这一片自己耕耘这么多年的金矿吗?第二个波斯湾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到南海大陆架总面积的一半。这一系列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来南海淘金,越南借此将更多的大国捆绑在南海的利益链条里,从而一箭双雕,让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面临多方树敌的尴尬局面,从而在南海争端上不敢轻举妄动,逼迫中国采取妥协措施。2009年7月,日本三井石油勘探公司与越南油气总公司合资为越南的一个天然气项目投资40亿美元。而且南海处在日本从中东进口石油的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这条海上生命线的关键地位,所以日本为了保证其畅通无阻以及维护自己在南海的利益,在背后推动东盟来牵制和制约中国。
成本回收后,产量分成将按浮动比例进行,外国投资商将得到30%~50%。在掠夺南海石油过程中,越南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设备,为了吸引西方大国联合勘探开采南海油气资源,越南政府规定,与越南签订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产量分成合同的外国投资者,可按事先达成的协议,以产量的一定比例进行成本回收。企业要入围低碳榜样,需要满足一系列硬指标,如法规履行、低碳战略、清洁生产、绿色运营、技术创新、环保公益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
同时开幕的第二届低碳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影像展为期两周,将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展出约200幅低碳环保图片。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新闻办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影像展首次增加了寻找中国低碳榜样活动。今年4月,活动正式启动后,通过组委会推选、顾问委员会推选、公众网上投票等环节,最终产生中国低碳榜样。而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确定了实现万元产值工程能耗下降16%左右、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该区域每日有约15万中外游客,他们将通过影像展了解中国的低碳发展和低碳生活,预计观看人数将超过200万。此外,获此奖项的还有中国平安保险、旅游卫视、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以及环保人士廖晓义。
有关专家表示,在发展低碳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据主办方介绍,低碳榜样征集对象面向在中国境内所有合法注册的不同所有制企业。据悉,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将把部分低碳榜样精彩图片与影像展照片编辑成册,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南非德班气候峰会上发放。对此,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杜渊泉认为,中央企业要努力抢占低碳发展的制高点,力争成为低碳经济的践行者、低碳技术的领跑者、低碳生活风尚的引领者。
这意味着下一个五年,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2002年,当中国石油竞标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时,俄罗斯国家杜马就以国有公司参与拍卖有违俄罗斯私有化法律为由通过决议,剥夺了中国石油参加斯拉夫石油公司拍卖投标资格,使中国石油被迫放弃竞标。俄罗斯对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仍有心理障碍,俄罗斯有些人士对中国心存疑虑,担心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会对俄罗斯经济构成威胁。然而,就在中俄有关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安-大石油管线的前期准备工作之际,2002年俄联邦安全委员会会议,改变了原计划于2003年开始铺设的安加尔斯克-大庆石油管道,并把这条石油管道线路的终点改建在俄远东的太平洋港口纳霍德卡。
安-大线节外生枝,直接的原因是日本也以俄罗斯石油为竞争目标。但是俄政府支持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方案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
一些西方学者也有意无意地散布中国威胁论 , 比如, 说什么从长远看, 中俄伙伴关系更为严重的战略挑战在俄远东地区、人们注意到, 在面积广裹、资源丰富、人口只有万的俄边区与拥有亿人口的中国边区之间形成了极大的不对称。2001年9月,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对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建设项目进行联合经济技术论证的总协定。
他们害怕中国掠夺俄资源,同时也害怕中国的崛起进一步拉大两国的发展差距。到如果这种论调进人俄国内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决策过程之中, 那么包括能源项目在内的中俄经贸合作必将举步维艰, 中俄关系有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如果单纯地从经济和建设角度看,安加尔斯克-大庆管线无疑是最佳方案。虽然随着俄罗斯对华石油和天然气输出的大幅增长,石油运输正在从铁路为主逐步转到以管道为主,但是两国石油管道的建设却总是一波三折。几年后的现在, 这种因疑虑而限制中国投资俄能源项目的想法在俄国内仍有一定市场。后经过多方论证,俄政府最终确定了从伊尔库茨克州至滨海边疆区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运输方案。
俄罗斯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弗拉基米尔米洛夫就直截了当地说俄罗斯对外国在自然资源领域直接投资进行限制首先考虑的是中国因素。俄罗斯不让中石油参与竞拍表面上是中石油是国有企业,实际上是对中国的不信任。
远东石油管线事件折射出俄、中、日能源关系上的复杂性、敏感性。该输油管道建成后,中国不但可以从俄罗斯和中亚进口石油。
面对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相背离、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冲突的局面,如何善加处置,合理应对,赢得最大利益,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确是一大挑战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据美国《油气周刊》最新报告显示,到2014年全球液化石油气(LPG)产量将从2010年的2.41亿吨增长到2.75亿吨。
LPG主要来自于炼油、原油开采和天然气开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1%、24%和35%。炼油业目前是LPG的首要来源,但预计到2014年全球75%的LPG产量将来自天然气而按照目前计划,「蛟龙号」将直接用来获取「可燃冰」样品。「完成全部海试后的『蛟龙号』,将为这一海洋科研提供极大的便利。
一些发达国家希望在2015年前对其开始进行利用。「可燃冰」乃最佳替代能源据悉,1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可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被视为石油、天然气之后最佳的替代能源。
」参与该项目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怀阳教授说。2007年4月至6月,中国通过租用外国钻探船在南海海域成功获取了「可燃冰」实物样品。
」领衔这一项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说。据《了望东方周刊》报道,「蛟龙号」有望于2012年3至5月赴南海进行第一次勘探考察任务,并直接用来获取「可燃冰」样品。
届时,「蛟龙号」将利用机械手等作业工具完成保压取样和潜钻取芯等任务,对原位微环境进行现场测量,定点获取水合物分解形成的碳酸盐样品、水样品、沉积物样品、生物样品、岩石样品,还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计划从2011年起,用8年时间探测深海海盆,「研究整个南海海底的发展演化规律,为中国在南海海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从1999年就开始对「可燃冰」进行实质性的调查研究。「蛟龙号」参与的任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的是希望揭示南海的深海过程及其演变,进而探讨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资源与环境效应,其预算达到1.5亿元人民币。
此外,南海深海蕴藏丰富的海底天然气,以及被称为「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但它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500多人员和40艘船只在进行清理作业。他表示,至5日,未发现相关水质石油含量超标。
现在刮的是南风,漏油往北漂。岸边礁石上确实有斑驳的黑色污迹,一些球石也染上了石油,有的已经被风化,有的依旧比较粘稠,犹如沥青。